数据显示,得益于政策持续扶持和覆盖全产业链的财政补贴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速迅猛, 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接近80万辆,增幅五成以上,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以上。然而,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突飞猛进的同时,也暴露出投机性“骗补”、结构性产能过剩等问题。专家建议,从政策、技术等层面多措并举,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。
一是利用更多政策杠杆,减缓行业“成长的阵痛”。专家建议,用更多政策杠杆来进行支撑,比如将汽车作为节能产品进行节能补贴,同时建议各个领域推广碳积分。 据了解,国外对本国新能源汽车也有多种形式的补贴。例如美国主要是对消费者进行补贴,补贴方式是税收抵免、购车补助,对企业是交叉补贴,由不达标的企业补贴低排放企业;对于防范骗补,一些企业负责人建议,在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时,宜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补贴,或利用物联网技术防范骗补。
二是利用专业力量组建国家新能源车创新平台。专家建议,政府应该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中心,在产业政策层面,对电池、电动、电控等前端关键技术、核心装备进行孵化、支持,使我国在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实现全面突破。
在创新方面,一些技术企业负责人认为,政府在制定技术扶持政策时,眼光宜放长远,了解一些非主流技术、非龙头企业,不能“一棒子打死”,只根据几家领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情况就制定政策。在新能源配套行业如电池、电控及电机测试电源方面,也应加大技术革新力度。沃森电源作为专业的配套测试电源厂商,带领一批优秀的研发技术人员,在电池模拟技术上不断突破,升级产品工艺,逐渐成为测试电源技术革新中的领军人物。
三是注重补贴消费端、补贴消费者。除了城市,农村也是新能源电动汽车待开发的消费市场。据了解,中国农村市场因其价格定位等特点仍有市场空间,政府应更多地从政策杠杆层面进行管理。例如,对于低端市场产品不应该强行取缔,而应该通过供给侧改革和各种政策杠杆,如资金杠杆和政策补贴等进行调整。通过技术创新,资金投入,提升技术门槛实现部委所提出的“提升一批、转换一批、淘汰一批”低端市场企业的目标。